治疗方法:
在心理开导、饮食调整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健脾导滞汤方药组成:白术20 g,茯苓15 g,白芍15 g,葛根20 g,升麻10 g,柴胡10 g,当归10 g,枳壳10 g,木香6 g,大黄6 g,炙甘草5 g。
加减:便后乏力者加黄芪30 g;纳差加山楂10g,莱菔子6g;失眠者加酸枣仁30 g,夜交藤10 g;苔白厚腻者加藿香10 g,佩兰10 g。
用法:水煎服,1剂/天,分两次温服。疗程4周。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腹泻”“腹痛”等范畴。其病位在大肠,但与肝、脾、胃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土虚木乘、邪滞肠腑,是本病的根本病机。
肝郁乘脾,脾失健运而不能升清,痰饮、气滞、食滞于肠腑,大肠传导失职,清浊同下故见腹泻、腹痛、腹胀等症,并可见纳差、乏力、情志不畅等兼症的出现。治当健脾柔肝,祛邪导滞。
健脾导滞汤是四逆散合四君子加减化裁而成。方中重用白术健脾益气以治土虚,土旺则木不能乘之,配以茯苓以健脾渗湿止泻,并配葛根、升麻以升提清阳;柴胡条达肝气,宣畅气机以治木郁,然肝为将军之官,体阴而用阳,宜养不宜伐,故配伍当归、白芍补血养肝;
木香、枳壳辛行苦降,行脾胃、大肠滞气以恢复大肠之正常传导;大黄攻下导滞,荡涤肠胃邪气,清肠安腑,入药时不后下,并取其活血祛瘀之功,因本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久病入络”之故。诸药合用而达健脾益气,养阴柔肝,祛邪导滞之功。
本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白术、枳壳对胃肠道运动有双向调节作用。在临床实践中本方稍作加减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亦有较好的疗效。健脾导滞汤对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的原因可能与本方能双向调节胃肠道运动,纠正其胃肠功能紊乱有关。